2022-06-25

企业碳中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导语

进入21世纪后,极端气候问题频发,全球社会对控制气候变化已达成共识,然而仅靠政府政策来推动减碳难以完全解决该问题,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中和的达成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压力?机遇?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以立法、政策、公示宣告等方式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了全球78%的CO2排放量,占全球经济规模的80%。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碳中和的绝大部分任务都会最终落在企业身上,这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机遇。

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做出3060双碳目标的承诺以来,各部委陆续推出各种关于双碳目标的具体政策,地方政府、重点行业也逐渐明确各自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央企、国企等头部企业也陆续对外宣布各自的碳中和行动方案。此外,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开放和建设完善也在加速重点企业绿色转型进程,每个企业都深切的感受到市场所带来的约束。

二、全球行业发展目标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全球各行业陆续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或倡议:

·金融: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倡议其金融部门在2030年甚至更早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科技: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建材:全球水泥和混凝土行业协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混凝土的碳中和目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建筑材料行业在2025年前碳达峰、水泥等行业2023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有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2025年碳达峰、2040年碳减排40%的目标。

今年3月初,欧盟宣布将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也就是说,企业出口到欧盟的商品,如果碳排放达不到欧洲相关行业标准,就得交税。我国出口贸易多为碳密集型企业,碳关税所带来的出口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尽快实施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产品碳排放。

二、企业自身发展方向

·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众多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宣布碳中和目标,产业链、供应链端的我国企业均会受到影响,必须通过发展节能减排、零碳技术来控制碳排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如苹果公司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部产品生产周期的碳中和,这意味着产业链上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会被淘汰。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也给企业带来了跟随产业经济切换赛道转型的机遇,在3060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愿景下,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如我国的汽车企业一样,在低碳转型中积极布局电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现如今我国电动车锂电池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外,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购买偏好,也会激励企业提高碳减排的意识,而碳标签、碳足迹等将会成为催生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绿色循环的新市场机制,抓住机遇的企业可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更易获得投融资支持

碳中和目标会对高碳企业形成限制,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已经宣布不再对煤电进行投资。国企业能在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低碳领域取得技术领先,那就意味着我们将得到国际和国内资本的更大青睐

行动?

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已近两年,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碳中和仍是较新的概念,因此如何设定并实现自身的碳中和路径和目标成为首要问题。

笔者看来,“怎么做”大致可分为盘清家底、选择目标、落实行动三点,具体包括六步:企业进行碳盘查、制定合适碳中和目标、实施具体减排措施、发布碳中和声明、第三方机构核查、对外披露减排信息。

一、企业进行碳盘查

1、碳盘查与碳足迹

① 碳盘查:企业的碳足迹评估称为碳盘查,指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对政府、企业等的碳足迹进行量化的过程;

② 碳足迹:指个人、产品、企业、城市、国家在社会产生、生活中各环节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集合。企业碳足迹既包括了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量,也包括了非生产性的碳排放,企业碳足迹又被称为组织碳足迹。产品碳足迹是指沿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开发、制造、运输、分销、使用到最终废弃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2、盘查依据:

① 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ISO14000系列;

② 温室气体核算标准(GHG Protocol);

③ 国内政府下发的核算指南。

3、盘查步骤:

① 明确边界

Ⅰ.组织边界:通过股权比例法、财务控制法、运营控制法,来确定企业本身、子公司、投资公司、合资企业等拥有权益和业务范围内产生碳排放的所有组织;

Ⅱ.排放边界:确定直接碳排放、电/热力外购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其他间接碳排放(如员工通勤、上下游等边界不清晰排放)三种范围活动(即“范围1、范围2、范围3”)。

②确定排放源

    确定组织内部的排放源,主要包括固定燃烧排放、移动燃烧排放、制程排放以及逸散排放四种。

③量化碳排放

收集活动水平数据,使用直接测量法、质量平衡法、排放因子法等计算碳排放量。

④编写碳盘查清单报告

根据ISO14000系列或GHG Protocol标准的要求,编写企业碳盘查清单电子和书面报告。

⑤内外部核查

Ⅰ.内部核查:由公司内部组织碳盘查的核查工作,对数据收集、计算方法、计算过程以及报告文档等进行核查;

Ⅱ.外部核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

二、制定合适碳中和目标

完成碳盘查后,企业需要根自身发展情况和环境愿景,制定相应碳中和目标,目标设定应由近期到中长期、由自身运营到上下游全产业链全覆盖,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目标范围

包括三种排放活动范围以及需覆盖的地区和业务部门

    2、目标类型

符合《巴黎协定》的碳减排绝对目标,以及带有行业特色的目标,如地产行业可设置绿色建筑或零耗能建筑的比例等。

    3、目标时间线

确定基准年与基准排放量,并设立切实的短、中、长期时间节点与减排目标。

很多国际组织机构均为帮助企业设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碳减排目标做出了指导,企业可参照这些指导制定适合自身的碳中和路径和目标。其中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凭借良好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行业覆盖面,已成为最受认可的碳目标达成指南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合作发起的国际倡议,旨在为企业提供设定基于气候科学减排目标的清晰指导框架,以确保企业所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减排幅度和速度的目标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温升幅度小于2℃的目标相一致。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200家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其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宣布与全球升温控制在1.5℃目标一致的科学碳目标,如微软、汇丰银行、远洋集团、奔驰、壳牌等。

三、实施具体减排措施:(内部+价值链)*(减排+抵消)=碳中和

    无论以何种减排措施达成碳中和目标,都应遵循能效提升、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的整体原则。

企业根据碳盘查结果和设定的碳中和目标,确定适宜的减排方案与成本,通过技术改进、能源清洁化等手段积极开展节能降碳,同时引入CCUS等固碳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并通过购买碳减排信用(如林业碳汇)来抵消剩余的碳排放。此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CCER、VCS、GCC、碳普惠等创新机制下的减排项目来进一步减碳。

具体方向可参考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从内部运营和上下游价值链合作两方面实施举措来达成碳中和目标。

1、内部运营方面:

·优化运营能效;

·增加业务运营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打造绿色建筑;

·倡导绿色工作方式。

2、价值链合作方面:

·助力供应链脱碳;

·设计可持续产品;

·采用下游绿色物流服务;

·推出助力其它行业脱碳的产品及服务。

二、发布碳中和声明

发布获得PAS 2060认证的碳中和声明,表明企业正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并通过参与减排项目活动来消除多余排放的影响,包括碳中和承诺声明和碳中和达成声明。

PAS 2060作为目前国际唯一公认的碳中和认证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制定并于 2010年实施,以ISO14000系列和PAS 2050(产品碳足迹盘查标准)等环境标准为基础,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四个关键阶段——测量、减少、抵消和记录。该标准允许企业购买碳信用抵消碳排放作为认证流程的一部分,但抵消必须满足额外性、非重复计量等要求,并且企业不能仅使用抵消来获得PAS 2060认证

三、第三方机构核查

由具有核查资质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文件审核和现场走访等方式对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报告进行核实,出具核查报告。核查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受核查方组织边界和排放边界的合规性;

·碳排放源识别的完整性;

·活动水平数据的准确性;

·排放因子选取的正确性;

·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等。

四、对外披露减排信息

企业完成碳中和工作后,可选择符合国际或国内标准的报告框架披露企业碳中和工作成果,披露内容包括碳中和范围、碳核算规则、碳目标达成进度、抵消方案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频率和披露方式等。

可依据的披露标准包括,国际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全球环境披露项目(CDP)、联合国全球契约-进展情况通报(UNGC-COP)、气候相关金融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内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组织碳排放管理信息披露指南》、《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等。

结语

企业实施碳中和,从社会层面看,既有助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展现企业责任和担当、履行社会责任,从企业层面看,不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更能提升企业的国际信用评级来获得更多的投融资。


参考资料与数据来源:

[1]碳交易网:www.tanjiaoyi.com

[2]碳排放交易网:www.tanpaifang.com

[3]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官网:www.cnis.ac.cn

[4]SGS官网:www.sgsonline.com.cn

[5]ECUI官网:eciu.net

[6]大自然保护协会官网:www.nature.org

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内容编辑:Eric 易璠 肖君

版权归原创作者,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