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欧盟碳关税——最新进展

欧盟碳关税

6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三项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法律草案,涉及碳排放交易系统(ETS)的改革、碳边界调节机制(CBAM)的规则修正,以及设立社会气候基金(SCF)。

6月29日,欧盟各国环境部长关于欧盟碳市场(EU-ETS)改革方案的形成共同立场,解决了自今年3月起包含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下最后两个未决问题。

进入7月份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将开始“三方协商”,以达成最终的方案。

什么是碳关税?

碳关税,也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它是对在出口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的出口商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

碳关税如何运行?

根据欧盟最新会议来看,碳关税主要运行规则如下:

1.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按照EU-ETS规则扣除免费配额后,再扣除该产品在出口国已经支付的碳成本即为要交的碳关税;

2.2023年1月1日开始试行,过渡期至2025年底,从2026年起征,适用于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产品九类;

3.针对范围1(直接排放)和范围2(间接排放)的碳排放类别进行征收(范围1排放是来自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范围2排放是企业由购买的能源(包括外购电力、蒸汽、加热和冷却)产生的间接排放);

4.2027年至2035年逐渐取消欧盟产业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2035年降至0;

5.欧洲企业须向本国CBAM主管机关注册登记成为注册进口商,并在CBAM系统中开设独立账户,按照每张CBAM证书/tCO2,向其CBAM主管机关购买进口产品所含碳排放量对应的证书数量。每年5月31日前,注册进口商须向CBAM主管机关申报进口产品总量、每类产品的总排放量、应缴纳的CBAM电子凭证数量等信息,第二年的1到5月期间统一结算;

(CBAM采用电子凭证(即CBAM证书)制度,每张CBAM证书对应着碳排放量为一吨的进口商品,有独立的编号,有效期为购买之日起两年,价格为前一周欧盟拍卖排放额度的每周平均结算价格,由CBAM主管机关在每周公布。注册进口商购买CBAM证书的数量、价格和日期均记录在其CBAM系统账户中。)

6.任何未经注册的进口商进口需征收碳关税货物的,或注册进口商未提交及未按期足额提交CBAM电子凭证而进口需征收碳关税货物的,将处以100欧元/tCO2的罚款,并随欧洲CPI变动增加;

7.欧盟成员国可根据其国家规则对未能遵守CBAM法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行政或刑事处罚。

当然,碳关税最终运行规则将由今年7月的欧洲“三方会议”决定。

碳关税的发展历程

碳关税概念的雏形出现在1997年12月通过、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最初的用意是对不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征收新关税。

2005年,欧洲逐步建立完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碳关税在欧盟合法化提供了基础。

2007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针对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提出应当针对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理性提出了明确设想。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上任伊始推出《欧洲绿色新政》,为实现减排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涉及碳关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能源、交通、建筑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2020年1月,碳关税进入欧盟立法快车道。同年3月-10月,欧委会走完了行业、公众咨询程序,共收到224份反馈意见。

2021年3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迈向与WTO兼容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出碳关税机制应体现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污染者付费”原则,外国同类进口产品也需要为碳排放付费。

2021年6月,欧盟《气候变化法》通过立法程序,将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转变为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备受争议的碳关税由此合法“落地”。

2022年3月15日,欧盟理事会的经济与金融事务委员会(ECOFIN)的会议上,欧盟27国的财政部长采纳了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法国的碳关税提案。

为何要提出碳关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欧盟提出的碳关税,直接原因是为防止“碳泄漏”,而根本目的却是利益使然。

所谓“碳泄漏”,就是防止欧洲企业受制于高额的碳成本而将生产基地迁到减排政策宽松的国家,或碳排放成本较低的外国产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导致欧洲为碳减排做的努力付之东流。

通过碳关税可以拉平进口产品与欧盟产品的碳成本,削弱碳减排政策宽松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维护欧盟企业竞争力,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给欧洲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当然,不仅于此,“倒逼”其他国家加大减排力度,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提高低碳发展投资,促进减碳措施公平性,甚至于借助碳关税将环境保护纳入国际贸易规则,建立新的全球治理秩序,可谓影响深渊。

碳关税对我国有何影响?

1.我国将面临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

若欧美国家借气候环境问题,征收“碳关税”,中国将面临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由于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标准,欧美等国一旦开征“碳关税”,实施符合自己利益的碳标准,那么其他国家也可以按自己的标准征收“碳关税”,这势必会引发贸易大战。

2.中国高能耗的出口产品将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

目前,提出开征“碳关税”的国家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中国对欧美国家出口的商品不仅量大,且集中于高能耗产品,极易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称,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3.“低碳”标准的实行,将淘汰我国不能达标的企业

目前,跨国公司已率先行动,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这将影响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与你无缘。

如何应对碳关税?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但以环境保护为名,通过征收“碳关税”行贸易保护之实,不仅违反了WTO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中国绿色贸易发展

2.国内开征碳税,建立绿色政策法规体系

3.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利用各类碳抵消机制争取节能减排资金和技术

4.坚决反对欧美国家开征“碳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短期来看,欧盟碳关税政策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企业带来重大挑战。碳关税对行业利润的侵蚀影响可高达40%,而且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将感受到成本增加带来的影响。碳关税还可能改变出口欧盟企业的竞争优势。

长期来看,在国际贸易中,中国是“碳排放”的净输出国。这种新的机制会倒逼中国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可以说,“碳关税”机制落地意味着全球正在形成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国际贸易体系和产业竞争格局。无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转变,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转变必将发生。

总的来说,中国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建立中国自身的“碳交易”、“碳定价”等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以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参考资料与数据来源:

[1]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2]澎湃新闻网:https://www.thepaper.cn/

[3]网易新闻网:https://www.163.com/

[4]碳排放交易网:http://www.tanpaifang.com/

[5]中国银行保险网:http://www.cbimc.cn/

[6]北极星碳管家网:https://news.bjx.com.cn/

[7]知乎:https://www.zhihu.com/

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